第744章 这不可能
大唐:武神聊天群 by 宁心静气
2025-7-14 00:09
千里之外,汴京。
唐峰率领着两万骑兵,临近汴京城。
当消息传到皇宫中的时候,朝中一众大佬还有些懵逼。
大庆殿内。
满朝的文武百官聚集在这里,最上方的王位上,是宋真宗赵恒。
整个大殿上,气氛很是压抑。
不日前,他们才刚刚发兵,想要征讨拥兵自立的穆桂英,可转眼之间,却被大名府的军队兵临城下。
事情的反转,有些太快,以至于,所有人都措手不及。
“高振呢本相不是让高振率军前去阻拦这支南下的军队么,为何,他们还是会出现在这里。”
宰相王钦若大声喝道。
“高振抗旨不尊,玩忽职守,待此事过去,定要重重的惩治。”
文臣阵营中,又有一道身影站了出来,正是丁谓。
北宋时期,朝廷出现了五名奸臣,分别是:王钦若,丁谓,林特,陈彭年,刘承珪,这五人,被人称之为“五鬼”
,其中王钦若和丁谓最为著名,官至宰相高位。
随着这两人的话音响990起,文臣阵营这边,一个个慷慨激昂,大放厥词。
再看武将阵营这边,一个个面色愠怒,却没有人出言相驳。
大宋重文轻武,提倡文人典军,严禁武人干政,军队实行更戌法,定期换防,将帅常调,大大削弱了武将手中的权利,是以,整个朝堂上,几乎成了文臣的一言堂。
“报...”
就在朝堂上言辞不休之时,一道长啸声响起。
接着,枢密院的官员手持密信走了进来。
“启禀陛下,北边传来消息,我朝三万军队与大名府军队在濮阳一代遭遇,三万人全军覆灭,主将高振被斩。”
这名官员走到大殿中央,开口说道。
话音还未落下,一个个义愤填膺的文臣们,顿时停了下来,站在那里,举手无措。
静。
整个大殿上,瞬间,死一般的安静。
先是十万北上军队被全歼,接着,又是三万军队被歼灭,这支南下的军队,究竟是什么妖魔鬼怪。
“这...这不可能”
王钦若当先反应过来,大声的说道。
他们很是清楚,这支南下的军队,穆桂英手下那支精锐的宋军。
当初十万人被歼,他们不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,在,又是三万人被歼灭。
这怎么可能。
“王相,枢密院在京外来的密信,应该不会出错。”
那官员扭过头,再次说道。
“那如今正向着京城而来的两万骑兵作何。
难不成,高振和他麾下的军士,都是自杀的吗!”
王钦若大声的说道。
这个问题,就没有人能够回答他了。
不在其位,没有人能够理解,那三万宋军,究竟面临怎样的恐惧。
那一战斗,三万宋军在人数上还有这微弱的优势,可是,当两万骑兵展开冲锋的时候,那股杀意,仿佛空气都被凝结了。
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战斗力,再经过唐峰手中团战技能的增幅与削弱,那些.........战斗力本来就不强的宋军,更是意志溃散,提不起一点战意。
可以说,唐峰等人就没有遭遇到像样的抵抗。
而斩杀那三万
宋军,他麾下的骑兵,仅仅损失了千余人。
“诸位爱卿,叛军将至,还是要尽快想办法才好。”
坐在王位上的宋真宗赵恒说话了。
这位…北宋时期的第三位皇帝,在极为之初,还知道任用贤能,勤于政事,可当辽国开始南下,入侵中原之始,性子里的懦弱显露无疑,为此,听进小人谗言,使得奸臣当道,为祸朝纲。
历史上,赫赫有名的“澶渊之盟”
,力排众议,与辽国签订的。
在战局一片大优的情况下,因为畏惧于辽国的声势,最终罢兵,并且每年向辽国进贡白银三十万两,绢二十万匹,来换取两国之间的和平,不得不说,也是一位神奇的帝王。
后世的史学家,对于..这次盟约,褒贬不一。
有的认为,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四十余年的战争,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的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,以极少的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效果,但有一点不可............否认,这是因为这种从最上方的帝王骨子里的软弱,使得汉民族骨子里的血性逐渐的消亡,最终,被女真建立的金国击败。
“陛下,汴京城内,还有两万禁军,或可一用。”
左相王钦若看着上方的君王,拱了拱手,开口说道。
“叛军来势汹汹,已经歼灭了我朝十多万军队,只有两万禁军,能够守住汴京吗”
赵恒再次问道。
此时,这位…君王的内心之中,是极为惶恐的。
他本身性子就有些软弱,而今,知道了唐峰率领的这支军队,足足斩杀了十多万人,更加的不安。
“回陛下,两万禁军并非是要出城交战,只要依托汴京城池险要,将叛军给拖住,皆时,待驻边的军队回京,必定可以将其消灭。”
王钦若再次说道。
宋真宗赵恒闻言,方才点了点头。
他性子软弱,却并非是军事上的白痴。
根据传回来的消息,此番南下的叛军,只有两万骑兵。
阔野之上,骑兵的优势或许很大,可是,在攻城战的时候,奔腾的战马,能够起到的作用,是微乎其微的。
两万禁军,守住汴京,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生死存亡之际,大宋朝廷这个庞大的机构,运行的效率,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当唐峰兵至汴京城下的时候,高耸的城墙上,一名名禁军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。
看着城墙上严整以待的宋军,唐峰露出一抹不屑的笑容。
战场纵横多少次,他那里还能不明白,汴京城中的那一干大佬打的什么主意,只是,事实会如他们所愿吗!